知行師生學習熱議全國“兩會”
3月4日和5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先後開幕。“兩會”的召開在我校引起熱烈反響,我校廣大幹部師生通過多種途徑認真收看“兩會”盛況,關注“兩會”動态,熱議“兩會”話題,學習“兩會”精神。
校黨委書記 彭德忠: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進軍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在新的關鍵點召開的全國“兩會”,意義非凡,備受矚目,讓我們滿懷期待。作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統籌疫情防控和學校事業發展,着力加強黨的建設,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積極調動全校師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以主人翁的姿态和精神,勠力同心、攻堅克難,推動學校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地方、校園文化等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邁上新台階,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校長 蔔詩桢: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不斷促進教育質量提升,推進高等教育内涵式發展。新的趕考路上,推動高等教育内涵式發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作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始終牢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切實把信心轉化為曆史主動精神,心懷“國之大者”,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在辦學治校過程中要察實情、辦實事、求實效,強化主動服務師生、及時回應師生、高效服務師生的良好機制和氛圍,以管理服務的提質增效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作出新貢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思政與體育課部主任 楊旭:政府工作報告求真務實、重點突出、振奮人心。特别是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讓我備受鼓舞。教師是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尤其是一名思政課教師,将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深入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着力推動思想政治課的改革與創新,加強高質量思政隊伍建設,立足本職工作,緊跟時代步伐,為培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貢獻力量。
思政課教師 李華瓊:我特别注意到習近平總書記在“兩會團組時間”作出的5個“必由之路”5個“有利條件”的重要論斷。面臨複雜多變的國内外環境,隻有堅定不移走好“必由之路”,充分用好“有利條件”,才能夠克服一切險阻,不斷帶領人民開創美好未來。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作為一名高校思政課教師,将勇擔立德樹人使命,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學習好、運用好,堅定不移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學術、進課堂、進學生頭腦,講好黨的故事,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精神。
思政課教師 胡正燕:通過全國“兩會”的學習,既為國家發展成就驕傲自豪,又感覺責任重大。作為一名從事思政課教學的黨員教師,我們肩負着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任,所以更應拿出實際行動來:一方面要加強自我學習,提高思想認識,并将“兩會”的精神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的實效性,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貢獻;另一方面将引導學生關注全國“兩會”,将現實與理論密切結合起來,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真正成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所需要的人才。
校團委書記 陳欣: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堅持把教育這個事關千家萬戶和中華民族未來的大事辦好”,作為一名高校基層團幹部,我深感責任重大。“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我将時刻銘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時代責任,聚焦引領凝聚青年,組織動員青年,以更強合力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引領,将共青團工作落到實處,不斷增強團組織的引領力和組織力,團結引領廣大團員青年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黨總支副書記 李文希:李克強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穩”字出現了80多次,表明“穩”是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對外政策的基本要求。作為黨員幹部,要深刻領會兩會“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在開展校園疫情防控和學生教育管理服務各項工作時,堅持“穩”字當頭,築牢安全底線,穩住學院高質量發展的态勢;同時“穩”不是裹足不前或無所作為,要靠改革發展和努力奮鬥才能得到,“穩”是“進”的基礎,因此要凝心聚力謀發展,腳踏實地求進步,各項工作努力爬坡過坎,繼續前進。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廣編1902班學生 馬傑:全國“兩會”向我們傳達了強大的中國信心和中國力量,在人人都是奔跑者、個個都是追夢人的新時代。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大學生,要堅定理想信念,既擇高處立,又向遠處行,隻有不滿足于現狀,不停步追夢,才能更好沖破藩籬,練就一身過硬本領,在為人民服務的路上敢擔當、善作為,譜寫青春之華章。我們正生逢盛世,也肩負重任,期待能夠在這個偉大的時代,為偉大事業奉獻自己微的青春力量。